EHSTW2021年11月4日已讀 8 分鐘【轉載】讓悲劇止步—面對化學災害如何自保?文章日期:2015-11-18文章來源: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摘要 今年8月12日天津大爆炸事件,除了讓大陸官民籠罩在哀傷與驚恐氛圍外,更炸出了當地政府對於危險物品管理上的嚴重疏失。化學危機處理未來將會成為世界各國公安執行重點之一,本次記者會將透過「HAZMAT」(緊急應變卡)SOP等呼籲政府該如何因應化學災害,以及提醒民眾在遇到災害時又該如何自保。一、消基會提醒民眾面臨化學災害時的三大要領:1.緊閉門窗2.尋求協助3.靜待善後二、消基會對業者與政府的三大呼籲:1. 開發中的國家應嚴格遵守GHS規範。2. 業者須重視危險品風險控管問題,以及相關主管機關負監理責任。3. 以台灣為例,一般製造爆裂物的工廠須距離民宅至少要2公里以上,甚至周遭需要設置防爆牆等防護措施。前言 2015年8月12日天津大爆炸事件,除了讓大陸官民籠罩在哀傷與驚恐氛圍外,更炸出了當地政府對於危險物品管理上的嚴重疏失。這起國際聚焦的重大災難,距離一個海峽之遙的台灣民眾也非常關注,本次記者會剖析關於大爆炸的幾項熱門議題,以呼籲政府該如何因應化學災害,以及提醒民眾在遇到災害時又該如何自保。恐怖~氰化鈉到底是什麼? 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社長唐雲明表示,氰化鈉是劇毒性的化工原料,依照臨床資料顯示,人體只要吸入微量氰化鈉以及相關衍生物就足以致死(致死量分別為:氰化鈉150mg,氰化鉀200mg,氰化氫100mg)。氰化鈉在以往是用於提煉黃金、電鍍、印刷電路板的清洗及除鏽等用途的強鹼性化學物。 氰化鈉在室溫之中是呈現固態,在高溫之下會結合而呈現液態。早期的鍊金術便是將金屬浸泡在液態的氰化鈉中以提煉出黃金,但因為此種工序會殘留高度汙染環境的重金屬氧化物,所以先進國家早已對氰化鈉的使用制定了嚴格的規範;亦即以氰化鈉鍊金必須在擁有完善的後端處理過程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否則一旦被查獲這種嚴重破壞環境的非法行為,在國外光是鉅額罰款就足以令工廠倒閉。換句話說,氰化鈉鍊金術可說是早期對環保議題還不重視的時代下所遺留的產物。 既然知道了氰化鈉的主要用途,再配合大陸氰化鈉出口成倍增長的數據進行觀察,不免讓各界懷疑大陸是否使用了原始的鍊金方式?因為大陸黃金儲存量並不高,但近幾年黃金產量卻衝上全球第一,如果真相屬實,則合理推論黃金礦區的周遭將受到劇毒氰化物的嚴重汙染。可怕~為什麼氰化鈉遇水會爆炸? 唐雲明解釋,氰化鈉遇水會爆炸是因為會產生氫氣。氫氣是易燃性氣體,只要在低濃度情況下(4%~75%)就會進入爆炸範圍,以氰化氫為例,遇到高溫、火源、靜電、化學變化或氧化性物質,就有極高機率和周邊產生化學反應而引發爆炸;最可怕的是隨著氫氣濃度的飄散,還可能引起連鎖爆炸。 這次天津大爆炸就曾出現驚人的連鎖爆炸,不但現場火光沖天並炸出了大坑,連距離遙遠的建築也飽受震波損害;據北京地震台網檢測,兩次爆炸的能量總合等同24噸的TNT炸藥或53枚戰斧飛彈。因此,大陸在清理爆炸現場時不敢大意,特別在周圍的天空進行「消雨作業」,避免殘留的氰化鈉遇水產生氫氣發生爆炸,以確保救災工作人員的安全。慌張~空氣與水質的汙染怎麼辦? 大爆炸發生後第四天,天津的一場雨讓周圍的民眾更加恐慌,一方面是擔心氰化物會隨著雨水流竄,使得汙染範圍急速擴大,另一方面則是有民眾與記者的皮膚碰觸到雨水後,出現熱、燙、痛、癢的現象;因此大眾不免合理懷疑是否空氣與水質都同時遭受了劇毒化學物的汙染? 其實,氰化鈉的主要威脅是衍生物的部分,而大陸官方表示會以「無害處理」來面對氰化物的汙染問題。唐雲明認為所謂的無害處理,應該是運用酸鹼中和的原理,譬如氰化鈉是強鹼,便以強酸物質加以中和,使之無害化;另外,使用不同的化合物也可以達到效果。 以前台中也曾發生氰化物中毒事件,唐雲明回憶當時也參與了救災指揮的工作,有台載運丙烯腈的槽車發生外洩,而丙烯腈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的易燃液體,當揮發後被吸入人體3~4小時,便會在體內產生氰化氫。因此救治的重點就在於吸入後要透過藥劑進行中和,而酸鹼中和後的「後端產品」對人體就比較無害,但仍然要在精密的控制下進行,否則處理不慎反而會引發二次傷害。好奇~化學災害的危機處理怎麼做? 唐雲明指出危機處理很早以前就有典型的做法:第一階段是「發現危機」,要先確實辨識清楚是什麼原因及物質引發災害;第二階段是「隔離危機」,儘速封鎖現場,不讓爆炸或汙染範圍擴大,方能及時有效控制損失。第三階段才是「處理危機」,針對現場危害物質採取正確手段處置! 截至9月11日為止的統計,天津大爆炸死亡人數共165人,但其中有110人是消防人員與民警!由此可以推斷,這次救災可能在第一時間並沒有弄清楚爆炸的原因,或者因為氰化鈉儲存量太大,造成第一線負責人員當場殉職,但可以確定的是,第二階段的隔離措施也沒有確實執行,造成一次次的連鎖爆炸並使傷亡持續擴大。在這種錯誤的救災方式下,遑論迅速有效地處理危機,恐怕只能眼睜睜地思考如何處理善後的問題。 關於化學品的管理,聯合國提出「GHS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這是一套全球一致化的化學品分類與標示制度,提供勞工關於化學品安全資訊,以減少在操作過程中之危害,或發生意外事故時,能正確的傳達緊急應變的訊息,以降低化學品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生態的危害。GHS制度適用於勞工、運輸工人、緊急應變人員、以及一般消費者,尤其因GHS制度涵蓋物理性、健康及環境危害性,更能讓勞工對工作場所化學品危害有更周全的認知。 國際上對危險物品或化學物質的災害搶救,很早就訂出了SOP──「HAZMAT」(緊急應變卡),是美國化災應變部隊作為擬定危害物質應變程序之參考:H(Hazard Identification,辨認危害物質):發生爆炸災害時,首先要確定是什麼物質在燃燒,對於基本資料、毒性、反應性、危害標示等重要資訊都必須清楚掌握;如果遇到不明化學物質災害時,要先在遠處以望遠鏡觀察並辨識災害源是什麼。另外,此次天津大爆炸依照常理,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其進出儲存的數量、貨櫃與桶裝的標識及管理人員的回報,平時都要有完整的紀錄;甚至運輸的物質若屬於劇毒性化工原料,連車輛行經的路線、運送量,司機都要有所管制,不應發生如此嚴重的疏漏而葬送消防人員寶貴的生命。A(Action plan,擬定行動方案):包含急救、防護裝備、洩漏、著火處理等方案。以氰化鈉救災行動為例,確保足夠的呼吸面罩、毒性中和劑、掩蓋用的沙土、行動人員的防護衣與裝備、持續作戰的換班計劃等,都是擬定行動方案的重點考量因素。Z(Zoning,劃定管制區):依照化學性、物理性、毒性、火災爆炸特性、洩漏量、天氣狀況、地形等因素,預估其疏散及管制區之範圍。譬如天津大爆炸劃定管制區時,第一部分是禁區,災區就是劃歸為當然範圍;第二部分是除汙區,由禁區出來的人員與物品都須經過除汙處理,不能隨意進入一般民眾所在的安全區,因為禁區救災人員身上可能沾有劇毒性的化工原料;第三部分是資源區,存放各種救災裝備與必要資源,以協助第一線人員讓災害不再擴大。另外還需要研判風向走勢而決定下風區的疏散範圍,為了準確預估氣體飄散的影響,必要時甚至要做氣象的預判。M(Managing the accident,建立應變組織):儘速建立有效的整合性管理系統,包含各單位間的橫向協調、救災需求的統整,面對媒體與受害者家屬的發言等……第一線的指揮系統與相關的主管部門平時就要進行充分的演練,否則發生事故時非但無法發揮功能,甚至還會延誤救災。A(Assistance,請求外部支援):以天津大爆炸這麼大規模的劇毒化學災害,在急救、醫院、消防、器材、廠商等各方面的需求一定十分龐大,必須要傾全國之力調度馳援才能克盡其功,單靠當地的資源勢必無法應付。T(Termination,善後處理):包含除汙、善後與事故檢討。事故發生後,緊接著便是除汙、傷者的治療、必要的賠償、醫護人員的慰勞等善後工作。善後的過程要注意儘量不引起民眾恐慌,而花費時間較長的部分是周邊環境的恢復,如果研判汙染嚴重而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時,也要將管制的實施期間明確公布。重要~遇到化學災害時如何自保?第一、緊閉門窗:通常遇到事故時,一般人會習慣性逃往戶外,其實如果身處汙染區內,首先要緊閉門窗,阻擋汙染物進入家中,至少確保一個安全的居住空間。第二、尋求協助:若要離開汙染區時,切記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與救援,譬如取得呼吸面罩、防護衣等裝備,保護眼睛與皮膚不會暴露在汙染物下;建議最好由專業的救難人員帶路,並儘速往上風區疏散。第三、靜待善後:如果住家被汙染而尚未完全除汙前,千萬不要急著回去;以地震災區為例,許多民眾在地震發生後就急著回去,結果遭遇強烈餘震或其他後續災害而來不及逃生,徒增遺憾。呼籲~政府與業者要居安思危! 消基會提醒,危險品風險控管問題,最重要是製造廠商在製造、運輸與儲存時要發揮道德良知;同時,主管單位在監督管理時一定要嚴格把關,否則假使因為業者刻意隱暪或規避檢查,進而不幸發生巨大災害的話,恐怕除了傷人害己外,光是未來災區重建的賠償就足以讓公司倒閉,同時政府的威信也將蕩然無存。 本次瑞海公司的危險品倉庫,距離最近的民宅只有600公尺的距離,非常不可思議,已經明顯有設立地點上的重大瑕疵。以台灣的情形,一般製造爆裂物的工廠距離民宅至少要2公里以上,甚至周遭需要設置防爆牆等防護措施。 危險物品的種類非常繁多,聯合國關注到化學汙染物的問題逐年加劇,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情形更為嚴重,為了經濟而寧可犧牲環保的狀況所在多有,但危險品災害一旦發生,通常都是極長期的損害,可能好幾代的子孫都必須去承擔環境後遺症。有鑑於目前世界各國對化學物品的管理沒有一致性的規定,因此聯合國提出了「GHS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而台灣也於2007年從勞委會、消防署、環保署開始推動,希望透過勞安與職安的層面,讓化學品的辨識與管理統一遵照聯合國的規範。 消基會也呼籲,在這個地球村的時代,每一個成員國的問題都會對世界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世界各國為了環境永續發展與國人生存安全,特別是開發中的國家,都應嚴格遵守GHS規範;尤其是台灣地狹人稠,如果發生嚴重的化學災害,恐怕全島都會淪陷成為劇毒物的汙染區,面對此種環境浩劫又禍延子孫的危機,相關廠商與政府單位都要有最正確的認識與責任。#毒化物 #化學災害 #疏失 #GHS #規範 #防災 #災害 #工安 #危險物品 #種類繁多 #聯合國 #國際 #注意 #危機 #化學物質 #爆炸 #職業災害 #汙染 #環境 #地球 #化學品
文章日期:2015-11-18文章來源: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摘要 今年8月12日天津大爆炸事件,除了讓大陸官民籠罩在哀傷與驚恐氛圍外,更炸出了當地政府對於危險物品管理上的嚴重疏失。化學危機處理未來將會成為世界各國公安執行重點之一,本次記者會將透過「HAZMAT」(緊急應變卡)SOP等呼籲政府該如何因應化學災害,以及提醒民眾在遇到災害時又該如何自保。一、消基會提醒民眾面臨化學災害時的三大要領:1.緊閉門窗2.尋求協助3.靜待善後二、消基會對業者與政府的三大呼籲:1. 開發中的國家應嚴格遵守GHS規範。2. 業者須重視危險品風險控管問題,以及相關主管機關負監理責任。3. 以台灣為例,一般製造爆裂物的工廠須距離民宅至少要2公里以上,甚至周遭需要設置防爆牆等防護措施。前言 2015年8月12日天津大爆炸事件,除了讓大陸官民籠罩在哀傷與驚恐氛圍外,更炸出了當地政府對於危險物品管理上的嚴重疏失。這起國際聚焦的重大災難,距離一個海峽之遙的台灣民眾也非常關注,本次記者會剖析關於大爆炸的幾項熱門議題,以呼籲政府該如何因應化學災害,以及提醒民眾在遇到災害時又該如何自保。恐怖~氰化鈉到底是什麼? 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社長唐雲明表示,氰化鈉是劇毒性的化工原料,依照臨床資料顯示,人體只要吸入微量氰化鈉以及相關衍生物就足以致死(致死量分別為:氰化鈉150mg,氰化鉀200mg,氰化氫100mg)。氰化鈉在以往是用於提煉黃金、電鍍、印刷電路板的清洗及除鏽等用途的強鹼性化學物。 氰化鈉在室溫之中是呈現固態,在高溫之下會結合而呈現液態。早期的鍊金術便是將金屬浸泡在液態的氰化鈉中以提煉出黃金,但因為此種工序會殘留高度汙染環境的重金屬氧化物,所以先進國家早已對氰化鈉的使用制定了嚴格的規範;亦即以氰化鈉鍊金必須在擁有完善的後端處理過程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否則一旦被查獲這種嚴重破壞環境的非法行為,在國外光是鉅額罰款就足以令工廠倒閉。換句話說,氰化鈉鍊金術可說是早期對環保議題還不重視的時代下所遺留的產物。 既然知道了氰化鈉的主要用途,再配合大陸氰化鈉出口成倍增長的數據進行觀察,不免讓各界懷疑大陸是否使用了原始的鍊金方式?因為大陸黃金儲存量並不高,但近幾年黃金產量卻衝上全球第一,如果真相屬實,則合理推論黃金礦區的周遭將受到劇毒氰化物的嚴重汙染。可怕~為什麼氰化鈉遇水會爆炸? 唐雲明解釋,氰化鈉遇水會爆炸是因為會產生氫氣。氫氣是易燃性氣體,只要在低濃度情況下(4%~75%)就會進入爆炸範圍,以氰化氫為例,遇到高溫、火源、靜電、化學變化或氧化性物質,就有極高機率和周邊產生化學反應而引發爆炸;最可怕的是隨著氫氣濃度的飄散,還可能引起連鎖爆炸。 這次天津大爆炸就曾出現驚人的連鎖爆炸,不但現場火光沖天並炸出了大坑,連距離遙遠的建築也飽受震波損害;據北京地震台網檢測,兩次爆炸的能量總合等同24噸的TNT炸藥或53枚戰斧飛彈。因此,大陸在清理爆炸現場時不敢大意,特別在周圍的天空進行「消雨作業」,避免殘留的氰化鈉遇水產生氫氣發生爆炸,以確保救災工作人員的安全。慌張~空氣與水質的汙染怎麼辦? 大爆炸發生後第四天,天津的一場雨讓周圍的民眾更加恐慌,一方面是擔心氰化物會隨著雨水流竄,使得汙染範圍急速擴大,另一方面則是有民眾與記者的皮膚碰觸到雨水後,出現熱、燙、痛、癢的現象;因此大眾不免合理懷疑是否空氣與水質都同時遭受了劇毒化學物的汙染? 其實,氰化鈉的主要威脅是衍生物的部分,而大陸官方表示會以「無害處理」來面對氰化物的汙染問題。唐雲明認為所謂的無害處理,應該是運用酸鹼中和的原理,譬如氰化鈉是強鹼,便以強酸物質加以中和,使之無害化;另外,使用不同的化合物也可以達到效果。 以前台中也曾發生氰化物中毒事件,唐雲明回憶當時也參與了救災指揮的工作,有台載運丙烯腈的槽車發生外洩,而丙烯腈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的易燃液體,當揮發後被吸入人體3~4小時,便會在體內產生氰化氫。因此救治的重點就在於吸入後要透過藥劑進行中和,而酸鹼中和後的「後端產品」對人體就比較無害,但仍然要在精密的控制下進行,否則處理不慎反而會引發二次傷害。好奇~化學災害的危機處理怎麼做? 唐雲明指出危機處理很早以前就有典型的做法:第一階段是「發現危機」,要先確實辨識清楚是什麼原因及物質引發災害;第二階段是「隔離危機」,儘速封鎖現場,不讓爆炸或汙染範圍擴大,方能及時有效控制損失。第三階段才是「處理危機」,針對現場危害物質採取正確手段處置! 截至9月11日為止的統計,天津大爆炸死亡人數共165人,但其中有110人是消防人員與民警!由此可以推斷,這次救災可能在第一時間並沒有弄清楚爆炸的原因,或者因為氰化鈉儲存量太大,造成第一線負責人員當場殉職,但可以確定的是,第二階段的隔離措施也沒有確實執行,造成一次次的連鎖爆炸並使傷亡持續擴大。在這種錯誤的救災方式下,遑論迅速有效地處理危機,恐怕只能眼睜睜地思考如何處理善後的問題。 關於化學品的管理,聯合國提出「GHS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這是一套全球一致化的化學品分類與標示制度,提供勞工關於化學品安全資訊,以減少在操作過程中之危害,或發生意外事故時,能正確的傳達緊急應變的訊息,以降低化學品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生態的危害。GHS制度適用於勞工、運輸工人、緊急應變人員、以及一般消費者,尤其因GHS制度涵蓋物理性、健康及環境危害性,更能讓勞工對工作場所化學品危害有更周全的認知。 國際上對危險物品或化學物質的災害搶救,很早就訂出了SOP──「HAZMAT」(緊急應變卡),是美國化災應變部隊作為擬定危害物質應變程序之參考:H(Hazard Identification,辨認危害物質):發生爆炸災害時,首先要確定是什麼物質在燃燒,對於基本資料、毒性、反應性、危害標示等重要資訊都必須清楚掌握;如果遇到不明化學物質災害時,要先在遠處以望遠鏡觀察並辨識災害源是什麼。另外,此次天津大爆炸依照常理,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其進出儲存的數量、貨櫃與桶裝的標識及管理人員的回報,平時都要有完整的紀錄;甚至運輸的物質若屬於劇毒性化工原料,連車輛行經的路線、運送量,司機都要有所管制,不應發生如此嚴重的疏漏而葬送消防人員寶貴的生命。A(Action plan,擬定行動方案):包含急救、防護裝備、洩漏、著火處理等方案。以氰化鈉救災行動為例,確保足夠的呼吸面罩、毒性中和劑、掩蓋用的沙土、行動人員的防護衣與裝備、持續作戰的換班計劃等,都是擬定行動方案的重點考量因素。Z(Zoning,劃定管制區):依照化學性、物理性、毒性、火災爆炸特性、洩漏量、天氣狀況、地形等因素,預估其疏散及管制區之範圍。譬如天津大爆炸劃定管制區時,第一部分是禁區,災區就是劃歸為當然範圍;第二部分是除汙區,由禁區出來的人員與物品都須經過除汙處理,不能隨意進入一般民眾所在的安全區,因為禁區救災人員身上可能沾有劇毒性的化工原料;第三部分是資源區,存放各種救災裝備與必要資源,以協助第一線人員讓災害不再擴大。另外還需要研判風向走勢而決定下風區的疏散範圍,為了準確預估氣體飄散的影響,必要時甚至要做氣象的預判。M(Managing the accident,建立應變組織):儘速建立有效的整合性管理系統,包含各單位間的橫向協調、救災需求的統整,面對媒體與受害者家屬的發言等……第一線的指揮系統與相關的主管部門平時就要進行充分的演練,否則發生事故時非但無法發揮功能,甚至還會延誤救災。A(Assistance,請求外部支援):以天津大爆炸這麼大規模的劇毒化學災害,在急救、醫院、消防、器材、廠商等各方面的需求一定十分龐大,必須要傾全國之力調度馳援才能克盡其功,單靠當地的資源勢必無法應付。T(Termination,善後處理):包含除汙、善後與事故檢討。事故發生後,緊接著便是除汙、傷者的治療、必要的賠償、醫護人員的慰勞等善後工作。善後的過程要注意儘量不引起民眾恐慌,而花費時間較長的部分是周邊環境的恢復,如果研判汙染嚴重而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時,也要將管制的實施期間明確公布。重要~遇到化學災害時如何自保?第一、緊閉門窗:通常遇到事故時,一般人會習慣性逃往戶外,其實如果身處汙染區內,首先要緊閉門窗,阻擋汙染物進入家中,至少確保一個安全的居住空間。第二、尋求協助:若要離開汙染區時,切記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與救援,譬如取得呼吸面罩、防護衣等裝備,保護眼睛與皮膚不會暴露在汙染物下;建議最好由專業的救難人員帶路,並儘速往上風區疏散。第三、靜待善後:如果住家被汙染而尚未完全除汙前,千萬不要急著回去;以地震災區為例,許多民眾在地震發生後就急著回去,結果遭遇強烈餘震或其他後續災害而來不及逃生,徒增遺憾。呼籲~政府與業者要居安思危! 消基會提醒,危險品風險控管問題,最重要是製造廠商在製造、運輸與儲存時要發揮道德良知;同時,主管單位在監督管理時一定要嚴格把關,否則假使因為業者刻意隱暪或規避檢查,進而不幸發生巨大災害的話,恐怕除了傷人害己外,光是未來災區重建的賠償就足以讓公司倒閉,同時政府的威信也將蕩然無存。 本次瑞海公司的危險品倉庫,距離最近的民宅只有600公尺的距離,非常不可思議,已經明顯有設立地點上的重大瑕疵。以台灣的情形,一般製造爆裂物的工廠距離民宅至少要2公里以上,甚至周遭需要設置防爆牆等防護措施。 危險物品的種類非常繁多,聯合國關注到化學汙染物的問題逐年加劇,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情形更為嚴重,為了經濟而寧可犧牲環保的狀況所在多有,但危險品災害一旦發生,通常都是極長期的損害,可能好幾代的子孫都必須去承擔環境後遺症。有鑑於目前世界各國對化學物品的管理沒有一致性的規定,因此聯合國提出了「GHS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而台灣也於2007年從勞委會、消防署、環保署開始推動,希望透過勞安與職安的層面,讓化學品的辨識與管理統一遵照聯合國的規範。 消基會也呼籲,在這個地球村的時代,每一個成員國的問題都會對世界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世界各國為了環境永續發展與國人生存安全,特別是開發中的國家,都應嚴格遵守GHS規範;尤其是台灣地狹人稠,如果發生嚴重的化學災害,恐怕全島都會淪陷成為劇毒物的汙染區,面對此種環境浩劫又禍延子孫的危機,相關廠商與政府單位都要有最正確的認識與責任。#毒化物 #化學災害 #疏失 #GHS #規範 #防災 #災害 #工安 #危險物品 #種類繁多 #聯合國 #國際 #注意 #危機 #化學物質 #爆炸 #職業災害 #汙染 #環境 #地球 #化學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