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轉載】職業傷害與職業病有何差別?如何認定?五大QA醫師來解答

關鍵評論

文章日期:2022-08-10

文章來源:關鍵評論

文: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廖哲緯醫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職業病和職業傷害哪裡不同?每天上班長期下來腰酸背痛、手痛腳痛,也能算職業病嗎?職業病認定對勞工又有什麼幫助?本文透過5大QA提問職業醫學科醫師的視角之方式,帶你一起了解究竟職業病是如何認定的,以及職災勞工如何重返職場工作。

Q1:什麼是職業災害?職場病和職業傷害如何認定?

首先介紹職業災害,目前在《職安法》中有比較明確的定義,所謂的職業災害,是指在工作場所作業過程中所接觸,或其他職業上的原因導致工作者疾病、傷害、失能或死亡。而職業災害又可區分成兩大塊:「職業傷害」與「職業病」。

職業傷害是指因勞工在執行職務時受到的立即性傷害,在認定時採取事實認定,只要能提出事故證明即可向「勞保局」申請。

職業病則是指在執行職務過程中暴露在某些危害因子中,累積下來導致身體產生的疾病。而有關職業病的認定需要透過「職業醫學科醫師」,至於認定流程會在下方分享。


Q2:職業病有哪些?常見職業病案例分享

常見的職業病包含以下幾類:

  • 各種肌肉骨骼疾病:例如貨運司機搬重物導致「腰椎椎間盤突出」、飯店房務員長時間進行鋪床等清潔工作導致「肩膀旋轉肌袖症候群」、辦公室文書作業者使用鍵盤滑鼠罹患「腕隧道症候群」、長時間蹲跪工作導致「膝關節炎」等。

  • 化學性物質暴露:例如在鉛、砷、石綿、二氧化矽粉塵等環境下的工作者,像是化工廠、醫療保健業、美髮業、成衣廠等。

  • 物理性危害:在噪音、高低溫、游離輻射下工作的3K(骯髒、危險、辛苦)製造業,或是餐飲服務業、醫療服務業。

  • 生物性感染:例如實驗動物工作者罹患鼠疫、照顧肺結核病人、針扎接觸B型肝炎、梅毒病人血液等都可能是導致職業病的因子。

  • 腦心血管與精神疾病:長時間工作導致腦心血管疾病、工作壓力導致的精神疾病等,法規也將其視為職業病。

Q3:職業病認定流程為何?對勞工有哪些好處?

勞工在申請職業災害認定通過以後可依情況獲得「職災補償金」,包含醫療給付、傷病給付(即休養期間一定程度投保薪資給付)、失能給付、死亡給付等(依《災保法》第27條規定)。

職業病認定需要「因果關係」的判斷(依《職安法細則》第6條規定),而認定上需由「職業醫學科醫師」根據以下職業病診斷五大準則進行整體評估:

  1. 明確的疾病證據

  2. 職業暴露的證據

  3. 符合時序性

  4. 符合人類流行病學已知的證據

  5. 排除其他可能致病的因子


舉職業病認定的實際流程與案例:

  • 疾病證據 張先生近期因腰痛與下肢麻痛就醫,就醫診斷為「腰椎椎間盤突出」。

  • 暴露證據 他其從事物流產業多年,每天需要搬抬上百箱貨物,且重量可能超過20公斤。

  • 時序性 職業醫學科醫師去現場訪視時,確認張先生的工作量大,並且根據病歷資料,其症狀出現是在工作多年之後。

  • 流行病學已知的證據 再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負重搬抬」與「腰椎椎間盤突出」有明確的相關性。

  • 排除其他可能致病的因子 排除其他疾病,以及非工作的因素後,便協助其開立職業病評估報告書

簡而言之,判斷醫療(疾病評估)與職場(工作暴露)之間的關聯,是職業醫學科醫師的專業領域之一。在評估完成後,會由職業醫學科醫師協助勞工撰寫職業病評估報告書,再由勞保局審核,若在審核上有疑議,還須進入職業病鑑定會。

而職業暴露的證據蒐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即使是同一疾病,每一個勞工的職業暴露不盡相同,除了在門診做詳細問診之外,常須視情況至勞工的工作現場訪視,協助做暴露評估。若沒有職業醫學科醫師的協助,在職業病認定申請時可能會遇到阻礙,勞工可能要反覆行政作業,一來一往耗費時間與心力。

Q4:職災勞工如何重回職場?職能復健機構提供哪些服務?

當職災勞工被要求重返職場時,往往有一些擔憂及問題需要面對,包含「目前的身體狀況是否可以勝任工作?回去工作會不會造成疾病的惡化?回去職場會不會造成自己或他人的危險?若身體狀況仍未完全恢復,需不需要給予工作限制或者調配其他職務?」。

以上問題在職災勞工治療達一定程度預計重返職場前,都可向職業醫學科醫師尋求協助,協助回到原職場安排或調整合適的工作。

誰能申請這項服務呢?根據《災保法》第66條規定,事業單位有職災發生,雇主或職業災害勞工本人得向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職能復健專業機構」提出申請,協助其擬訂「復工計畫」。該計畫會考量職業災害勞工工作分析、進行勞工功能性能力評估,此外也能提供增進其生心理功能之強化訓練等各種職能復健服務。


職災勞工復工服務流程。


假使評估職災勞工仍無法勝任目前工作,可嘗試階段性、漸進式的復工,與主管協調職務內容、工作時間、工作任務等等。若目前工作能力與工作所需能力有明顯落差,則可嘗試安排工作強化訓練,唯須願意配合每週至少兩次、每次2小時以上、持續4至8週不間斷的訓練課程。

Q5:職能復健機構與職醫能提供什麼服務?

台大醫院工作能力強化中心目前已執行以上業務多年,今年也將因應轉型成為認可之職能復健專業機構,進一步擴大服務量能,協助勞工執行復工計畫。

倘若職災勞工仍因某些因素無法返回原職場,也可連結相關資源,如職業重建、職業輔導評量、職業訓練、就業服務等等,使職災勞工能在其能力所及的範圍,有機會從事其他工作。職業醫學科醫師則可協助您職業病認定、職災權益諮詢、休養評估、復配工評估、以及重返職場等。

若有上述職業傷病防治服務需求,可與台大醫院職業傷病防治中心聯繫,我們將盡力協助您,並視情形協助安排至職業醫學科門診,提供您最大的協助。

本文經職場熊報Bear Times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13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