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日期:2022-06-22
文章來源:經理人
坐落於台中大甲的野寶科技(下稱野寶),是台灣鋁合金自行車車架的出貨量龍頭,客戶遍及全世界,包含北美最大自行車品牌 Trek、全球最大運動用品連鎖通路迪卡儂(Decathlon)等。
採訪一開始,野寶科技董事長林柏維就直率地說,「我是進公司才開始學騎自行車的。」對於在 30 歲那年回到家裡的事業,從基層做起的他來說,這份「人造的熱情」很關鍵。
「我問過父親(野寶前董事長林春山),你做這家公司是對產業有熱情,還是想賺錢?他那個年代日子不好過,他說為了賺錢。」既然決定投入,就不能只為了賺錢,「熱情是可以培養的」。更重要的是,了解產品,才能做好產品,「你不去做這樣的騎乘,怎麼知道自己的產品好不好。」
如今,除了大甲廠區之外,野寶的廠房還分布在中國深圳、昆山,以及 2016 年設立的越南廠。同年,野寶決定在台灣成立總部,集中調度資源,「我們希望打團體戰,突顯集團效能。」
延伸閱讀:昆山、上海停工潮延燒,含欣興、緯創等 161 間台廠產線喊卡!
在策略面,野寶改變了過去台灣做頂級、深圳做中階、昆山做入門款的配置,越南廠設置初期,就朝每個廠兼顧高中低階產品的方向調整,並加深零組件產品的垂直整合,一方面解決各廠技術水平不一的問題、也因應將來的「短鏈供應」趨勢,另一方面著眼於擴大市場規模:「高端做形象,市場規模不大;想要供應鏈對我有依存度、要有話語權,就要有規模,中、低階都要做。」
截至目前,自行車車架約占野寶 7、8 成營收,但是「集團未來的動能會在避震器。」林柏維分析,車架代工有其成長瓶頸,客戶數量有限,還會分散下單,「做零件這塊比較有彈性」,不但可以開發自己的產品,還可以代工,或是跨足到摩托車、汽車領域,更具營收潛能。
設立總部、策略調整以來,綜效已經可見。2020 年,野寶營收達到 42 億元,2021 年近 60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滿手訂單,挑戰破百億。」
野寶科技董事長 林柏維/侯俊偉 攝影
以研發技術墊高競爭門檻,兼顧高中低階產品擴大規模
Q:怎麼做到台灣自行車鋁合金車架龍頭?
A:一開始是做鐵車架,那個年代(野寶成立於 1982 年)日本、歐洲都有生產,鐵車架都是圓管,自動化比較容易,他們很早就把生產自動化。台灣能把生意搶過來,是從管形做造型,自動化無法配合,慢慢地生產就移往亞洲,台灣自行車產業也整個上來。
後來我們執行長李有義到美國取經,找到賣焊條的美國公司,透過關係技術輸出,學習做鋁合金車架,野寶就成為第一家把鋁合金車架導入量產的公司,奠定了比較好的技術基礎。我們基本上已經放棄生產鐵車架,因為價格真的太低,還要面臨印度(產鐵)、中國(勞力充沛)的價格競爭,現在主要做鋁合金、碳纖維。
整體來說,車架占我們 7、8 成營收。疫情前,電動自行車和一般自行車的整體數量在萎縮;疫情爆發後,又帶動一波需求,特別是電動車。我們標榜自己是做電動自行車的專業,有設備、技術門檻,又投入早,客人比較會找我們,現在 7 成都在做電動車車架,比較不用面對紅色供應鏈的削價競爭。
Q:刻意鎖定高端產品、少量多樣市場?
A:有一段時間,我們的策略是台灣做最頂級,深圳廠中階,最晚設立的昆山廠做入門款,後來發現這麼做會有問題。低端產品有市場、規模,卻要和紅色供應鏈、有能力做車架的組車廠削價競爭,不好賺錢。頂端真的是少量多樣,一個案子 1000、2000 台,有獲利空間,但是規模沒辦法大到供應鏈對我們有依存度。其實開發一個產品,投入資源都差不多,只做幾千台,效益當然沒有做幾萬台高。真要挑一個市場,中階好一點,有一些技術門檻、利潤和規模。
現在我們調整策略,設立新廠時,要有能力製造高中低產品。在低階區塊,透過產線自動化,可以做到大量。高端產品也不能停,保有研發能力和競爭力,持續精進。我們一直強調自己是走在台灣前面,做自動化的自行車公司,目前的策略走向是:高端做形象,市場規模不大,有一定利潤;想要供應鏈對我有依存度,就要有規模,中、低階都要做。
Q:如何評估一家工廠兼顧高中低階,和只做單一規格的效益?
A:未來勢必是短鏈供應,要貼近市場。先前有媒體報導,法國政府想把自行車產業拉回本地,照這樣的趨勢,只要不斷有人投入,生產規模愈來愈大,當需求大到一個程度,供應鏈就會過去,組車廠在東歐會愈來愈有優勢,未來說不定貿易壁壘就會上來,關稅就會提高。
因此,我們很積極做垂直整合,自己有辦法生產關鍵零組件,降低對上下游供應鏈的依賴程度,設廠地點也會比較有彈性,甚至可以挑幾個大客戶的中間點設廠,讓每段運輸成本降到最低。
考量到碳邊境稅(2023 年試行、2026 年正式實施)和運輸費用(貨櫃成本高漲),我們很早計畫在東歐設廠。2016 年在評估擴廠地點時,由於要同時面臨跨國管理、供應鏈問題,風險係數較高,在東歐和越南,選了越南,先培養跨國管理能力,也努力做好垂直整合。我們已經設置鍛造廠,未來還會投入壓鑄廠,都是採購金額較大的零件,在東歐也不好找配合廠商,降低對供應鏈依存度。現在越南廠已經可以生產高單價的電動自行車車架,技術要求較高,但還是要仰賴深圳、台灣團隊進行開發,再做技術轉移。
Q:跨國跨廠協力,與 2016 年成立總部有關?
A:會設立總部,是資源整合不好做,要調度人力、其他廠幫忙,意願都不高,沒意願就做不好事。我們以往是在哪裡設廠,就重新培養在地開發團隊,時間一久,每個工廠的規範、表現愈來愈不一樣。我們希望每家工廠的能力、技術都一致,客人才不會只集中下單給做得比較好的廠。
現在我們希望打團體戰,突顯集團效能,集中調度開發、業務、廠商等資源,再慢慢培養在地團隊,讓每個廠的技術能力都能生產高中低階。這樣總部在做單的調配或調整時,比較彈性,不會比較低階都要到越南或昆山做,高階只能在台灣,現在深圳也可以生產一些高階產品。如果照以前的做法,越南廠可能都還在生產 10~20 元美金的一般自行車車架,但是電動車車架的單價都可以拉到 80~90 塊,甚至超過 100 塊。
強化材料與製程創新實力,開發方向一致、長久配合客戶
Q: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A:我們有技術研究中心,分成 3 個區塊,包括材料、製程和產品。一是做材料研究,材料有絕對的優勢。我們曾開發出比一般鋁合金還輕、強度還強的材質,稱為 M6,還申請專利,那時候客戶真的是排隊買車架,算是我們的全盛時期,因為沒有人有。有時候,產品沒有新東西,材質就是很好的行銷題材。
第二是投入資源,開發新製程。以「硬焊」為例,這個製程是把小零件焊在車架上,以前都走外面,現在都走內線,表面看不到。原本我們都是手工焊,培訓一個人至少要 2 星期,但是有些客人的小零件設計非常多,流程容易卡住,或是人一流動,品質就出問題。研發中心用舊設備,找到創新手法,讓設備自動把零件焊好,消除生產瓶頸。
第三是產品設計,我們主要做車架跟避震器,輪圈和一些其他零件也有做。現在還著重開發 e-cargo bike,就是電動載貨車,一般荷重大概 100~200 公斤,甚至更重。因應節能減碳趨勢,企業不但要降低自己的碳排,還會要求供應鏈用綠電。城市裡的最後一哩路,電動摩托車是一種,小電動貨車還不普及,歐洲已經有外送業者使用 e-cargo bike。我們認為這個產品未來有市場,而且還沒有專業生產線,因為跟傳統自行車還是有落差,體積較大。我們會針對產品尺寸設計生產線,現在已經設置一條生產線,專門生產 e-cargo bike。
Q:像 e-cargo bike 這類產品,怎麼跟品牌合作?
A:車架跟組車廠,並列最不好做的 2 個,車架全部都客製化,組車廠要面對很多供應商,付款條件不好,物流管控要很好,資金要夠雄厚。一般都是客人丟設計給我們,我們的責任是把它做出來。第一個要符合重量需求,愈高端,對重量要求愈嚴格,一般中階低階不要求重量,只要求安全,品質必須通過歐盟法規測試。
我們也會針對設計跟客戶講,你這個東西用鋁管可能做不出來,要用別的技術,再介紹野寶的製程,這是我們的附加價值,必須一直研發新東西,滿足客人需求。在自行車業,我發現很多技術是別的產業用到不想用,搬來腳踏車非常好用,要懂得伸出觸角看看其他行業在用什麼製程,這也是最簡單的創新。
不過,車架很常開發出一台,只能賣給一個客人,其他大的客人都有自己的設計,就算我有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廠委託設計代工)也不用。做 ODM 只能賣給小客人,凸顯我們製程的創新能力。既然開發一個案子投入的資源一樣,案子規模大小自然會影響效益,所以必須篩選客人,不像零件一樣多多益善。
Q:挑客戶除了看規模大小,還有哪些評量標準?
A:客人一進來,就是要長久配合,我們挑選客戶第一要「通路短」,從消費者,接下來就是品牌。有些品牌用的是我們的車架,但是到消費者之前,還要賣給組車廠幫它組車,中間經過好幾階。迪卡儂就是最短的,自己有賣場,價格很有競爭力。通路多一手,至少多 5~10% 利潤,產品價格就會墊高。
第二是有辦法接觸到客戶高層,至少一年開 1、2 次會議,了解他未來要發展什麼,跟我們要發展的能不能契合,這樣才能進行策略校準。有些問題直接跟老闆溝通,比較好解決,我們覺得這個很重要,不然就會放棄這個客戶。
另一個是彼此要交換資訊,畢竟客戶最貼近市場,可以分享營收、市場趨勢、核心策略和價值。沒辦法取得這樣的接觸,就不會合作。如果我們看好電動車產品,但是客人想做一般車,我會去找想開發電動車、跟我們策略相符的客戶。
林柏維說,自己是進了公司才開始騎自行車,不想只是為了賺錢,更希望培養出興趣與熱情,才能追求長期的卓越與成功。
從接觸開始,「造」出工作熱情;從教育做起,培育獨立自主人才
Q:加入公司後,才培養對自行車的熱情?
A:我是進公司才開始騎自行車,是「人造的熱情」,以前不能說不喜歡,是沒接觸。我問過我父親(野寶前董事長林春山),他做這家公司是對產業有熱情,還是想賺錢?那個年代日子不好過,他說為了賺錢。我不想這樣,就開始跟我弟(策略長林尹凡)騎車,慢慢培養出興趣。
我覺得會有自發性的投入,表現相對比較好,就像日本人煮拉麵,有些老闆龜毛,不能亂加東西,他能花 24 小時熬湯頭,把拉麵做到極致,我們需要這樣子的人在企業。尤其要做品牌,不去騎乘,怎麼知道自己的產品好不好,工程師都不騎車、不使用自己的產品,你說可以設計出全世界最好的避震器,這是天方夜譚。很多成功大品牌的工程師、老闆都是車手,就是這個道理。
延伸閱讀:部屬做不好、只好凡事插手?沒搞懂管理的竅門,小心累垮自己!
Q:接任董事長後,公司制度和文化有哪些改變?
A:我們是很重感情的公司,很少有人被開除,這也代表我們流動非常低,所以我上任就開始砍一些績效不好的人。改革一定會有阻力,就是要讓團隊看到我們的決心。我覺得我們可以塑造出更好的人,企業也是教育家,教育管理者、教育企業想要的人。尤其我們這個產業又沒有相關科系,很多技能可能都是進公司慢慢學習、累積,只要把人教好、教到位,他的表現就會是好的。
以前公司小,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送到上面簽核,當規模愈來愈大,上層不能都管這麼細,必須充分給下一階,但要授權之前,要確保他有風險評估、決策、判讀的能力,所以開始做企業流程再造,文化的形成就是由制度開始。我不是盯很緊的人,也不喜歡耳提面命,希望同事都能自主思考,有蒐集資訊、解決問題、制定決策的能力,每個人都在動腦,才是公司有效能的時候。
林柏維的管理講義_ Dos & Don'ts
Dos
1. 管理談績效,有數據就是承諾,沒數據只是呼口號。
2. 公司規模愈大,愈要充分授權給下一階。
3. 對工作有熱情,自發性高,表現才會好。
Don'ts
1. 對供應鏈的依存度不能太高,用垂直整合提升彈性。
2. 永續不是碳中和就好,根本的製程要有所改善。
3. 企業不應該拿環境成本,換取生產成本。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