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日期:2022-08-01
文章來源:獨立評論
無論是馬來西亞現代版的「賣豬仔」,還是「殺豬盤」,「柬埔寨人口販運案」已經引發一場全球性人道危機,受害者估計多達數萬人。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前陣子,台灣有媒體揭露,一些年輕人被柬埔寨高薪工作吸引,去到當地才發現是要替詐騙集團工作,如果拒絕上工就會被電擊、毒打。不過這樣的詐騙手法已經盛行一段時間,媒體使用的「殺豬盤」一詞,早在2019年就收錄在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中。
我身處馬來西亞,從2022年3月開始,陸續可見受害者或其家屬現身說法,受害者被電擊、毆打的殘忍畫面也不斷曝光。由於大馬華人擁有多語優勢,可用英語、華語、粵語等跟多國人對話,在市場上相當吃香,也因此成為詐騙集團的重要下手目標。
相較台灣民眾對此事反應冷淡,柬埔寨人口販運案卻獲得大馬華人社會高度重視,媒體稱之為現代版的「賣豬仔」。這個詞生動喚起大馬華人的歷史遺緒。當年,我們的祖先簽下「賣身契」,坐船到南洋或歐美做苦力,卻遭到畜生般的對待,「賣豬仔」一詞由此而來。
哪個時代沒有淘金夢?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年輕人
無論是大馬現代版的「賣豬仔」,還是「殺豬盤」,各國的受害腳本都極度相似。
他們一到當地就被沒收手機,強迫學習詐騙技巧,業績不達標就慘遭虐待。想回國並不容易,得繳付上萬美元的「贖身費」,否則就繼續長達數十小時的工作,或不斷以高額價格被轉賣到各地。除了被勒索、毆打、電擊,還被賣器官、當血奴,女性甚至遭性侵,最近更有兩名帶手銬的死者,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被發現。
幸運的受害者從柬埔寨死裡逃生,鼓起勇氣公開他們的慘痛經歷,卻收到雪片般的嘲笑與戲謔。大家認為年輕人投機想賺快錢,才受海外高薪工作吸引,發生悲劇又能怪誰呢?
這樣的態度,僅把受害者當作個案看待,背後的結構性問題,卻沒人在乎。
以馬來西亞為例,疫情前大家的薪資只是「剛剛好夠用」,持續近3年的疫情導致世道變差,貧困的人首當其衝。原以為後疫情時代可以讓疲軟經濟復甦,但來勢洶洶的通貨膨脹,卻壓得人們喘不過氣。
馬來西亞80年代盛行到歐美國家「跳飛機」──用旅遊簽證入境他國做非法移工,如今卻不幸被「賣豬仔」。試問哪個時代沒有淘金夢?淘金並不可恥,如今年輕人普遍低薪,在國內找不到滿意工作,到國外追求更好的生活,又何錯之有?
當國家邊境紛紛開放,這樣的大環境為柬埔寨人口販運提供絕佳養分,更讓詐騙案茁壯成長。
以馬來西亞為例,疫情前大家的薪資只是「剛剛好夠用」,持續近3年的疫情導致世道變差,貧困的人首當其衝。圖為2021年,馬來西亞實施行動管制令,部分商家不得營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我們為何踏進那些無所不在的淘金陷阱?
大家口中「好高騖遠」的年輕人,或許沒有再三確認這些工作招聘訊息中低門檻、高薪資的不合理。但他們是一群怎樣的年輕人?
據馬來西亞參與營救的組織負責人所說,這群年輕人介於18~35歲,以男性為主,幾乎都沒有大學學歷。很多人以為自己是合法工作,去到當地才驚覺受騙。(當然不排除有人心存僥倖,明知有風險也執意前往。)
雖然墮入人口販運的受害者樣貌不盡相同,但如今詐騙產業日新月異,根本不如大家想像般陽春。柬埔寨人口販運案規模龐大,更發展了完整的產業鏈。不少年輕人被同鄉朋友引薦,或在臉書、IG受到「網路客服人員」、「博彩專員」等海外職缺吸引,通過投履歷、面試等似真似假的關卡,才能成為「萬中選一的人才」。
這群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看似容易墮入華麗糖衣包裝下的招聘陷阱,但他們的社會資本,真能有效讓他們辨別真偽嗎?
墮入「招聘詐騙」陷阱後,他們被迫引誘產業另一端的人們,以「投資比特幣」的名義進行詐騙。據《Vice》雜誌報導,這類詐騙案漸漸遍及歐美,受害者有60%是女性,且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換句話說,他們並不符合傳統的受害者形象。
全球反詐騙組織(GASO)提供的數據顯示,每位受害者平均被詐騙173萬美元(約515.7萬台幣)。這些都一再證明:沒有騙不到的「豬仔」,只有不適合的腳本。
沒有騙不到的「豬仔」,只有不適合的腳本。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