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轉載】台商面臨綠色淘汰賽!一張表看中國大限電未來

作家相片: EHSTWEHSTW

文章日期:2021-10-06

文章來源:風傳媒


台商面臨綠色淘汰賽!一張表看中國大限電未來(圖/商業週刊)


9月26日一早,許多在蘇州、昆山地區的台商都突然接到中國政府一紙公文,載明將限制供電,要求廠商當天中午12點開始,得立即停工4天至9月30日。當地台商耳語著,此決策下得非常倉卒,市政府直到前一天晚上將近11點才開完會,做出決議。


「我們是真的沒有預料到它(中國政府)會這麼幹,唉,」一位企業市值千億的科技大廠高階主管透露,幾天前就傳出限電消息,但本以為會是柔性勸導、自主管理,沒想到卻是「來硬的」,直接要求停工。

一位PCB上游原料廠中階主管也表示,先前,江蘇省各地政府單位就陸續啟動限電政策,但初期僅針對紡織、化工、鋼鐵等產業,上週開始釋出消息,希望PCB供應鏈降載兩成,沒想到如今卻是強制停工。

根據商周採訪團隊與各大券商訪查,目前限電範圍波及中國至少十多個省分,從沿海的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區,到內陸的雲南,甚至是東北等地區,都有輕重程度不一的限電令與停工令。

一位位於廣東的台灣汽車零組件大廠總經理便表示,該公司從上星期開始,因限電,得「做4休3」,但休息的3天,被默許可以在夜間生產,從晚上12點開工到早上8點。

但另一位工廠位於蘇州、打入蘋果供應鏈的零組件加工廠主管則表示,該公司工廠全面停工,只有辦公室能維持營運。

甚至,同一省分也可能不同調。如封測大廠日月光,位於江蘇省蘇州的廠區能正常營運,但昆山廠卻被要求停工至9月30日。

台商被波及只能消極面對

先轉單、或用既有庫存應付

限電、停工的情況非常紊亂,但可以確定的是,台商可說是全面被波及,範圍遍布電子零組件、車用零件、傳產、原物料等,截至9月27日晚間,發布停工相關重大訊息的上市櫃公司,就至少超過80家,日月光、欣興等科技大廠也都在列。

面對突如其來的風暴,多數台商只能消極因應。一位耕耘汽車領域的PCB廠高階主管便表示,由於停工時間很接近中國十一長假,索性將假期提前,再支付加班費讓員工在十一假期間回來上班,如此一來實際損失的工作天數就有限。

在中國有多個生產基地的業者,則盡量將訂單分散到未被限電、停工的廠區生產,「只能轉單,雖然現在科技業產能都很滿,但還是可以照訂單的輕重緩急來調配。」前述科技大廠高階主管表示。

甚至部分業者只能兩手一攤,先銷售既有庫存「擋一擋」,「現在是客戶趕著出貨的傳統旺季,倉裡雖然還有貨,可以支撐一小段時間,但終究無法滿足少掉4個工作天的產能,客戶已經要求10月電力恢復後要補上。」一位打入蘋果供應鏈的PCB業者表示。

減碳未達標+復甦缺電

乾脆限電,更傳可制衡美國

但現在台商們心中最大疑問是:10月後,這場限電風暴真的就會平息嗎?

風暴起點,是北京中南海。8月17日,中共發改委發布了一份《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表中顯示,廣東、福建、江蘇等九個省,能耗強度降低進度是紅色一級預警,其他並有安徽、浙江、四川等十個省被列為橙色二級預警。

這意味著這些省,達成中共節約能源、減少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能耗雙控」目標並不理想。9月中,發改委提出改善方案後,江蘇、廣東、浙江便開始有企業被限電、限產,直到月底,演變成大規模限電停工。

搭配中國喊出2030年要達到「碳達峰」,也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達到高峰後不再增長、開始縮減,更進一步要在2060完成「碳中和」的目標來看,這些省,用以綠色為名的限電手段「補交作業」,似乎非常合理。

「中央下令,在去年用電基礎上,各省都有減量目標,沒達標就要用力打下去,但限電很難,要限誰?乾脆大家一起。」一位台灣大型電子集團董事長表示。

但台商們怎樣也想不透的是,為何要如此雷厲風行在電子業傳統旺季到來前,強硬實施?

中國境外一種普遍的揣測是:缺電。

去年12月至今,中國許多地區發生大規模停電與限電,直到9月下旬都還傳出東北多處包含民生用電皆無預警停電,網路上甚至流傳一份吉林市新北水務公司的公告,指出將可能「不定期、不定時、無計畫、無通知停電限電,此種情況將持續到2022年3月份。」

缺電原因包含中國疫後製造業復甦超過預期、東南亞因疫情停工訂單轉至中國,以及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影響火力發電等。中國中信證券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工業用電成長了16.2%。

中國境內目前流傳在檯面下沸沸揚揚的說法,則是限電、停工,藉此制衡美國。

許多微信公眾號稱,目前美國大印鈔、美元貶值,中國限產,是保護中國資源不會被廉價美鈔換走,甚至因此讓市場上流通的產品減少,價格上升,藉此輸出通膨到全世界,「報復」歐美。

不論實際目的為何,但當中國以「綠色」旗幟包裝限電手段後,只要未達減排目標,限電戲碼未來很可能持續上演。

元大投顧便指出,如果未達能耗下降目標,10月很可能再度限電,且限電,也能緩解當前缺煤、缺電困境,一石二鳥。

面對未來很可能不定期限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暨聯盟事業副執行長劉鏡清認為,雖然將生產基地分散到中國境外是長期趨勢,但短期內,這不會帶來再一波的供應鏈移動,因目前東南亞疫情仍嚴峻,不利生產,「所有事情都是比較的,中國目前還是相對穩定。」

中國三次政令背後:拒高汙染、低附加價值產業

但留在中國的台商們,未來得更加速面對的課題是:產業升級、淨零碳排。

從十多年前的騰籠換鳥、2017年底的禁汙令,到如今的限電令,背後,其實都透露著同樣一個核心訊息:中國不要高汙染、低附加價值的產業。

例如,中國這次限電「大小眼」,多數半導體、面板廠商,因其產品附加價值高、又符合中國發展高端製造的主旋律,因此倖免於難。

「未來,他們(中國政府)一定會以A、B、C、D級將企業做(能耗)限制。例如重點扶持的A級企業,要求耗電量不成長;B級企業是用電比去年降低多少,不同等級不同目標;C級可能要做二關二,讓你很辛苦;D級的,乾脆不要你開工了。」前述電子集團董事長並強調,也別以為遷到內陸就沒事,「以前,例如湖南、湖北、四川,用電鬆一點,大家往裡面(內陸省分)走,這次不是這樣,都打!」

「現在就是淘汰賽啊,」前述蘋果供應鏈加工廠主管認為,這就是中國面對淨零碳排目標的前哨戰,「我不覺得這是4天的問題而已。」

劉鏡清建議,不論是採用綠能、或降低生產能耗,都是業者得盡力補修的功課,例如有工廠將屋頂換成經過特殊處理、不會使室內因日照增溫的玻璃,白天便可以不用開燈,降低能耗,「可以用這類節能績效去跟中國政府談,(未來限電時)你是不是能優先供電給我?中國政府都是可以談的。」

這是一場以綠色為名的風暴,但,也能是將有準備或願意改變的企業往上托高一層的青雲,端看你將其視為危機或契機。

2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