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評論2022年3月24日已讀 3 分鐘【轉載】《大腦最適學習法》:善用「後設認知式思考」的提問術,擺脫逃避的負面迴圈文章日期:2022-03-23文章來源: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作者小沼勢矢是日本腦科學專家,致力於研究大腦構造。鑑識10萬人學習案例後,他指出:「每個人的大腦都不同,找出自己的大腦類型並活用相對應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後設思考,擺脫負面迴圈學習路上總會碰到瓶頸。你可能會怨嘆自己都已經這麼用功了,怎麼還是沒什麼效果,進而迷失自我,不知道該學習什麼才好……沒有什麼事情比努力卻得不到結果還要痛苦,甚至有不少人因為受不了這份苦楚,而選擇逃避眼前的學習。碰到這種情況時,我希望大家務必嘗試「後設認知式思考」。所謂的後設認知式思考,可以解釋為「綜觀自己所處狀況或困境的思考方法」。若養成後設認知式思考,即使學習碰壁,一時之間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也能找到解決方法。其實我們對於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模式幾乎一無所知。自己有什麼樣的思考習慣、什麼樣的情況下效率較高,而什麼樣的情況下效率較低……大多數人平常行動時,很少會關注這些事情,因為我們有四○%的行動是被自己的習慣所掌控。試想一下,早上起床到抵達公司之間的例行通勤、上班時的工作內容、下班後回家的路線,接著回家後一直到睡前的種種行為,我們是否總是按照類似的生活節奏度日呢?這麼一想,你應該會發現生活中的確有很多行動,是出於無意識的習慣。習慣很方便,讓我們無需動用到意志力,可以避免在不必要的思索上浪費力,藉此減少大腦耗能。但換個角度來想,這是否也等於放棄思考?工作也好,學習也好,每當我們陷入困境時,或許浮上檯面的問題似乎大不相同,但其實我們根本一直在同一個框架中兜圈子。前面提過,越頻繁使用的神經突觸也會越強壯,進而強化既定的行動模式。而這個現象,也適用於負面的行動模式。換句話說,一再經歷相同的窘況和負面情感,也會強化這些事情的神經迴路。你得先注意到自己陷入了同樣的模式,才有可能跳脫。為了察覺自己陷入了什麼模式,你需要能客觀審視自己思路的後設認知式思考。善用後設思考的提問術到底怎麼做,才能發揮後設認知式思考的效果呢? 其實提示就藏在我們的大腦裡。我們平時就會參照自己的記憶,賦予眼前的事物意義,採取行動。拿「每天早上通勤」這件單純的事情來說,由於腦內已經儲存了通勤所需的記憶,我們才能採取適切的行動。倘若腦內沒有相關記憶,例如你剛轉調工作,還不熟悉新環境,那麼上班時應該會用手機或地圖查詢怎麼到公司吧? 聽起來很理所當然,不過「時時參照記憶」的行為,對我們來說就跟呼吸一樣自然。想要參照記憶,我們必須觸發腦內的某個開關;正因為我們腦袋有這個開關,才能撈取自己的記憶。這個開關是什麼? 答案是「提問」。想像成Google的搜尋功能會比較好理解。假設你正在尋找東京車站附近的義大利餐廳,應該會在搜尋欄位中輸入「東京車站」「義大利餐廳」等關鍵字。按下確認後即可瀏覽符合的搜尋結果。簡化來看,腦內機制就和Google搜尋功能一模一樣。上述例子中輸入關鍵字的行為,換到大腦就等於「提問」。提問會促使大腦搜尋記憶,而從記憶推論得出的答案,便會化為我們外顯的行動。接下來才是重頭戲。所以觸發後設認知式思考的關鍵,在於對自己「提問」。我想大多數人平時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問了自己什麼問題,就算提出的問題會影響自己的表現水準,也渾然不覺。相較於此,我們更常聚焦於表面的「結果」,擅自做出以下解釋。「我的執行力還是不夠……」「我才疏學淺,知識完全不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結果出現之前,肯定有一段「過程」。以腦科學的角度來說,那個過程即等於「提問」。#後段認知 #思考 #思維 #提問術 #逃避 #負面迴圈 #執行力 #過程 #學習 #意志力 #工作 #框架 #行動 #大腦最適學習法
文章日期:2022-03-23文章來源: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作者小沼勢矢是日本腦科學專家,致力於研究大腦構造。鑑識10萬人學習案例後,他指出:「每個人的大腦都不同,找出自己的大腦類型並活用相對應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後設思考,擺脫負面迴圈學習路上總會碰到瓶頸。你可能會怨嘆自己都已經這麼用功了,怎麼還是沒什麼效果,進而迷失自我,不知道該學習什麼才好……沒有什麼事情比努力卻得不到結果還要痛苦,甚至有不少人因為受不了這份苦楚,而選擇逃避眼前的學習。碰到這種情況時,我希望大家務必嘗試「後設認知式思考」。所謂的後設認知式思考,可以解釋為「綜觀自己所處狀況或困境的思考方法」。若養成後設認知式思考,即使學習碰壁,一時之間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也能找到解決方法。其實我們對於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模式幾乎一無所知。自己有什麼樣的思考習慣、什麼樣的情況下效率較高,而什麼樣的情況下效率較低……大多數人平常行動時,很少會關注這些事情,因為我們有四○%的行動是被自己的習慣所掌控。試想一下,早上起床到抵達公司之間的例行通勤、上班時的工作內容、下班後回家的路線,接著回家後一直到睡前的種種行為,我們是否總是按照類似的生活節奏度日呢?這麼一想,你應該會發現生活中的確有很多行動,是出於無意識的習慣。習慣很方便,讓我們無需動用到意志力,可以避免在不必要的思索上浪費力,藉此減少大腦耗能。但換個角度來想,這是否也等於放棄思考?工作也好,學習也好,每當我們陷入困境時,或許浮上檯面的問題似乎大不相同,但其實我們根本一直在同一個框架中兜圈子。前面提過,越頻繁使用的神經突觸也會越強壯,進而強化既定的行動模式。而這個現象,也適用於負面的行動模式。換句話說,一再經歷相同的窘況和負面情感,也會強化這些事情的神經迴路。你得先注意到自己陷入了同樣的模式,才有可能跳脫。為了察覺自己陷入了什麼模式,你需要能客觀審視自己思路的後設認知式思考。善用後設思考的提問術到底怎麼做,才能發揮後設認知式思考的效果呢? 其實提示就藏在我們的大腦裡。我們平時就會參照自己的記憶,賦予眼前的事物意義,採取行動。拿「每天早上通勤」這件單純的事情來說,由於腦內已經儲存了通勤所需的記憶,我們才能採取適切的行動。倘若腦內沒有相關記憶,例如你剛轉調工作,還不熟悉新環境,那麼上班時應該會用手機或地圖查詢怎麼到公司吧? 聽起來很理所當然,不過「時時參照記憶」的行為,對我們來說就跟呼吸一樣自然。想要參照記憶,我們必須觸發腦內的某個開關;正因為我們腦袋有這個開關,才能撈取自己的記憶。這個開關是什麼? 答案是「提問」。想像成Google的搜尋功能會比較好理解。假設你正在尋找東京車站附近的義大利餐廳,應該會在搜尋欄位中輸入「東京車站」「義大利餐廳」等關鍵字。按下確認後即可瀏覽符合的搜尋結果。簡化來看,腦內機制就和Google搜尋功能一模一樣。上述例子中輸入關鍵字的行為,換到大腦就等於「提問」。提問會促使大腦搜尋記憶,而從記憶推論得出的答案,便會化為我們外顯的行動。接下來才是重頭戲。所以觸發後設認知式思考的關鍵,在於對自己「提問」。我想大多數人平時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問了自己什麼問題,就算提出的問題會影響自己的表現水準,也渾然不覺。相較於此,我們更常聚焦於表面的「結果」,擅自做出以下解釋。「我的執行力還是不夠……」「我才疏學淺,知識完全不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結果出現之前,肯定有一段「過程」。以腦科學的角度來說,那個過程即等於「提問」。#後段認知 #思考 #思維 #提問術 #逃避 #負面迴圈 #執行力 #過程 #學習 #意志力 #工作 #框架 #行動 #大腦最適學習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