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日期:2023-01-01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消防員救災救護一肩扛,專家呼籲,要提升國家防災救護體系的效能,必須從改善救護技術員的從業環境做起,例如授予醫事人員資格。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亞東醫院急診部主任蔡光超說,醫療救護技術是很深的專業,病人到院前可以插管、電擊,讓醫療界受到大力的支持,應賦予醫事人員應有的尊重、資格和保障。社團法人台灣醫療救護學會理事長范傑閔呼籲,要提升國家防災救護體系的效能,必須從改善救護技術員的從業環境做起。
完成台灣疫情下第一份「消防機關緊急救護技術員身心健康負擔調查」的台灣醫療救護學會秘書長張育通指出,大部分先進國家,消防和救護有兩組人各自負責勤務,各自有專責部門在維護人員的職場健康、環境安全,改善職場霸凌、協助相關保險和復工。當國家發生災難或疫情,也有跨部會的獨立防災機關如防災署負責統籌協調,在一致的架構下調度資源和人力。
但在台灣,上述機制並不存在,消防隊員的職業安全沒有保障,還要面臨防災體系缺乏整合、多頭馬車的問題。第一線消防員指出,救護勤務每年成長一成,績效這麼好,主管機關都不想放,但出現問題時,也不會積極跨部會協調解決,也沒有跨部會機關可以居中調度指揮。
蔡光超表示,緊急救護技術員被賦予愈來愈多的醫療業務,卻始終不被視為醫事人員,沒有完整的教、考、用系統,整體工作保障低人一等,資源分配也受限各地預算而有落差。
第一線消防員說,以防疫獎金為例,醫事人員有衛福部以特別預算明定獎勵辦法,優先配發疫苗和防護耗材;消防隊雖然也有防疫獎金和物資,但就要看地方政府有多少資源,每個縣市落差很大。
張育通建議,希望未來消防隊都有完善、有系統的身心狀況評估,並發展出完整的教考用制度,參考目前護理師或呼吸治療師的執業內容與範疇進行規劃,至少可讓擁有高級救護技術員資格的人員,透過國家考試後也擁有「醫事人員」應有的保障。
范傑閔說,國家認證為醫事人員,可以吸引更多對這塊專業有興趣的人來從事,從教育體系、認證制度、職涯願景、專業發展,都有機會往好的方向走。
「不是一定要學哪個國家,台灣要努力走出適合自己的路。」張育通,醫療救護學會成立並設立「學術委員會、教育委員會、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就是希望能從自己做起,做研究、累積資料、整理論述,幫助台灣的醫療救護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的制度。
若授予醫事人員資格,主管機關就從消防局變成衛生局、衛福部。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消防員工作風險高、非常辛苦、專業值得更多的尊重,但成為醫事人員,就要改變整套教考用制度,也無法對應解決到現在從業環境的問題,例如欠缺職場健康監測和改善機制。建議相關訴求要回到正式管道發生討論,才能真正促成改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