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聯合新聞網

【新聞】全球塑膠公約直擊/中場盤點 學者建議台三大關注面向

新聞日期:2024-11-28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文/聯合報/ 特派記者邱怡瑄/釜山即時報導


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顧問洪榮勳以觀察員身份參與INC-5,分享對會議觀察。特派記者侯永全/釜山攝影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會議(INC-5)邁入第四天,各方仍未達成共識。專家指出台灣將石油製成塑膠的比例高於國際,且七成以上塑膠製品用於出口,要更關注塑膠生產及貿易的條文發展。另外,台灣社會關注食安議題,也可注意塑膠製品中的化學品列管情形。


為了趕在29日交出可送往法律起草小組(LGD)的草案內容,各談判代表加緊討論節奏。根據國際可發展研究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ISD)的場邊彙整指出,儘管緊迫感十足,但因各方意見分歧,意指「內部文字尚需修改」的括號又開始在討論中出現。


在繁雜的公約討論中,專家分析台灣應關注「生產」議題。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榮譽理事長樊國恕指出,台灣進口石油、再用於塑膠製造的比例約24%,遠高國際平均的12%。若公約決議塑膠減產,「台灣如何調適、找替代方案,得及早開始思考。」


此外,台灣塑膠製品七成以上出口,近年歐盟開徵塑膠稅,及公約未來可能管制一次性塑膠,都會對貿易造成影響。台灣若要徵收塑膠稅,樊國恕認為下游廠商數量眾多、管理不易,源頭管制較可行。不過,樊國恕說,塑膠有PET、PP等不同材質,各家業者的化石原料有多少用於塑膠製造,做成哪一類塑膠,尚需進一步調查。


談判另一項爭點,在於如何管理塑膠中添加的化學物質。根據IISD的場邊彙整,各方對納管與否、是否須設立一致目標等方面意見分歧,例如:英國、摩爾多瓦和挪威直接提交一份受全球管制的塑膠產品初步清單;但俄羅斯聯邦認為,應根據各國國情和能力識別有問題的塑膠產品,勿變相造成不合理的國際貿易歧視。


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顧問洪榮勳以觀察員身分與會,他指出台灣關心食安問題、多數食品又採塑膠包裝,哪些塑膠添加的化學物質被認定有毒、需要管理,值得關注。「列管哪些化學品也會影響回收成效。」洪榮勳舉例,有些塑膠製品為了防火而添加化學物質,若這類化學品被列入管制名單,後續如何分類回收、能否循環再製都會受影響。

22 次查看0 則留言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