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公視新聞網

【新聞】工作負荷大 過勞恐引發腦血管、心血管疾病


新聞日期:2019-05-28

新聞來源:公視新聞網

當工作負荷量過重的時候,台灣目前只有腦血管和心血管疾病,會被認定是過勞誘發、引起的,勞工如果出現憂鬱症等身心疾病,不會算在過勞範圍。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度將「過勞」納入「國際疾病分類」,界定過勞是種「無法成功克服工作壓力」而出現的症狀。 職場工時長、壓力大,但怎樣才算過勞誘發的疾病?可以申請勞保職業病給付?

國際間爭論不休,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度將過勞納入國際疾病分類,界定過勞是種「無法成功克服工作壓力」而導致的症狀,並且定義過勞有三個特徵,首先是感覺精疲力竭,其次是對工作產生倦怠感,或忿忿不平,最後為專業效率降低,2022年1月起就會生效。

勞動部職安署職災勞工保護組長許莉瑩表示,「在這個各科的醫師,他可能就會看說,不只侷限於腦心血管疾病,可能會有其他的身心症狀,那可能就會綜合評估,是不是可能可以落到國際分類,新的疾病碼裡頭。」 勞動部職安署指出,台灣現行的過勞職業病認定,僅鎖定在腦血管和心血管疾病,近六年來通過勞保過勞給付的案件,每年約二到四成不等,WHO對過勞的定義,則是把身心病狀也涵蓋進來,如果工作導致勞工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喪失衰退,未來也能被認定是過勞。醫師認為,這有助於未來去分析,像憂鬱症或免疫系統等指標性疾病,是否也和過勞有關聯。 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指出,「這個比較重要可能是在發現過勞的發生率,或者盛行率有多少,因為以前基本上,我可以說應該都是低估的。」 醫師舉例,過往有病人懷疑聽力障礙和工作壓力有關,但當時不可能被認定是過勞,因為沒有文獻的支持,但以後醫師評估後,若懷疑是職場造成的,可以透過疾病診斷碼註記在病人健保卡,有助於大數據分析,釐清疾病與職場的關聯。但台灣是否會同步跟進WHO的標準?

勞動部表示,還要再評估,才考慮是否會修正參考指引、擴大對過勞的定義。(黃怡菁 陳立峰台北報導)

31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