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明報新聞網

【新聞】葉兆輝:建立以人為本的醫療體系


新聞時間:2018-12-21

新聞來源:明報新聞

團結香港基金最新發表,由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前局長楊永強教授領導、題為《以人為本 縱橫整合》的香港醫療體系研究報告(下稱《報告》)來得適當及時。報告指出現在偏重於住院和急症護理的醫療制度未必能夠切合本地面臨人口老化迅速的社會。目前,雖然65歲或以上的長者佔人口約16%,但約五成病牀是由65歲或以上的長者使用。本地人口愈來愈長壽,男有約82歲,女有約88歲,但可惜是健康狀况沒有隨之進步,因年紀和身體情况的原故,長者的住院率不減反增。本地的醫療體系或許能延長患者性命,但卻未必能提高患者的生命素質。

需增加供應 減少需求

香港公立醫院服務負荷過重,有約八成的患者由約五成的醫生照顧。目前有近五成的醫生私人執業,服務約兩成的人口。另一方面,政府的醫療衛生開支每年增長率,已超過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但仍跟不上住院日數的增長率。若要為香港人口提供一個有效和可持續的醫療系統,我們必須具遠見及針對性地重整醫療服務模式,刻不容緩。

在確保不影響醫療服務素質之下,一方面,需要增加醫療服務供應;另一方面,減少需求。

在供應方面,本地面臨醫生短缺,要訓練專科人員需要超過9年時間,海外醫生要在本地執業則面臨重重困難,在過往數年考試及格率有11%至28%。雖然有些擔心素質上的考慮是合理的,可是大部分是過度保護。以新加坡為例,他們的醫療機構不斷引進經過海外訓練的醫生。新加坡醫生的數量增長,每1000人有約2.3名醫生,香港每1000人仍只有約1.9名醫生。更重要的是,他們醫生的工作量大幅度減少,醫療服務亦相對香港更加便捷及負擔得起。實際上,新加坡政府不願增加醫療學生的數量,以確保其他領域擁有適量的人才。當然,這些措施的實施必須有一個穩固的政府及共融的醫療體制。醫生短缺的另一原因,還有公私營醫療分配的不均。公院醫生佔整體數目約五成,卻要照顧超過八成的患者。私營醫療服務市場蓬勃,收費昂貴,不是很多市民所能負擔。一些私人醫療保險給予現金津貼,鼓勵投保人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以減少應賠償金額。這樣,公立醫院沒有因為投保私人醫療保險增加而減少工作量。

在需求方面,香港的醫院體系在運用科技改善效益方面顯得落後。急診室的數據顯示,自從急診室的收費由100港元提高至180港元以後,前往急診室診治的數量跌了4%。提高費用是希望減少非緊急的個案,但我們需要理解這些非緊急個案的原因。如果設置一個24小時分流和諮詢熱線,可以協助市民明白理解病態,做出知情的醫療選擇,相信前往醫院急診室的數量也可減少。另一方面,在一個人口老化的社會,有長期病患的病人也會比較多,緊急個案的增加在所難免。筆者仍不明白為什麼政府沒有設立更多夜間診所,滿足市民的需要,夜間診所的運作費用將會遠低過急診室提供的服務。急診室僅依賴提高費用,沒有其他措施配合,不會取得多大效果。

改革到以基層醫療為主導

而且,香港在實施公共衛生方面上亦未跟上步伐,尤其是鼓勵市民無論在工作或學業上,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工時長,少時間運動,匱乏的生活狀况會嚴重影響身心。如果我們可以改善職業安全,那每年3萬多宗的工業相關意外將可以避免。如果我們可以改善交通安全,許多傷患亦可減少。如果我們可以改善生活素質及空氣環境,那約30萬名排隊等候公屋的、那些患傷風感冒及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生活素質亦會改善。如果我們可以提供更多公共空間及消遣活動,大家的身心健康都會進步。要維持健康、防患疾病,心理健康亦很重要。就如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沒有心理健康等於沒有健康。睡眠不足亦是一個重要但經常被忽視的健康問題。要推廣身心健康,僅是醫生處方的安眠藥是不足夠的,健康的工作及生活環境亦很重要,當然,牽涉的亦不僅是醫療的問題。

正如《報告》指出,要從根本解決現有問題,必須由目前偏重於住院和急症護理的醫療制度改革到一個以人為本、以基層醫療為主導的醫療護理服務。領導者及服務商需要轉移思想,不斷努力扭轉現時香港以治療為本的醫療體系,轉型至鼓勵病患者對自己的健康負責的護理模式。防範勝於治療。然沒有方法快速解決我們醫療服務體系的問題,但是持份者必須扭轉思考,以患者為主導,建立一個有效及可持續,以人為本的綜合醫療平台。改善我們的醫療服務雖然逾時,但是遲到總好過沒到。(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 葉兆輝)

1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