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時間:2017年07月03日 04:10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在基隆市政府擔任職災個管員的林美清認為,「這個工作,熱忱跟耐心很重要」。(姚志平攝)
勞動部「職業災害勞工個案主動服務計畫」開辦近10年,協助超過2萬名職災勞工及其家庭,但由於職災案量過大,有時個管員負荷案量恐高出預設值7成,部分職災勞工或家屬的不理性,更讓個管員疲於奔命。
根據勞動部統計,目前全台19縣市中有47位個管員,其中,台北4位、高雄6位、桃園4位、台中、台南、新北皆為5位,原先設定每位個管員每年新接案約45件案件,但新、舊案例累積,有時部分個管員每年案件量可高達77件。
此外,根據勞動部統計資料,勞工保險職業災害死亡給付人次,從2014年245人、2015年263人到去年277人,顯現近3年職災致死案量不斷增加,個管員工作量也是與日俱增。
在基隆市政府擔任個管員的林美清認為,《勞基法》表面上是保護勞工,實際上卻是讓擁有較多資源的雇主知法玩法,有些雇主為了閃避讓勞工復工,想方設法終止僱傭關係,勞工復工相當沒有保障。
「這個工作,熱忱跟耐心很重要」,擔任個管員9年的林美清說,有些勞工會故意不復工,他們也要從中處理,而非只是站在勞工角度思考。調解不成立時,就只好連結資源,找尋法律扶助基金會幫忙,遇上勞資爭議時,有時雇主不給勞工補賠償,甚至會在現場互相大聲咆哮,這些都是他們要面對處理的問題。
在台北市政府擔任個管員的陳威寧表示,除了實質上的金錢資源外,更多勞工與其親屬,需要的是周邊的心理衛生資源,但受到社會風氣影響,個案其實不容易接受引導,2年來經手近百案,大約只有2到3個案才願意跨出去尋求協助。
勞動部職安署指出,個管員要懂勞資爭議、勞動相關法令等,學習內容廣泛,同時兼具勞工、社工專業職能,培訓時間長,通常至少要經過2到3年才能獨當一面,有些業務單位會外聘相關督導來帶領,地方政府也會視需求派訓,持續強化個管員需要的職能,已協助勞工處理職災之後的問題。
「案量的問題其實較難處理」,勞動部職安署官員坦承,人力永遠不足,但近年有持續進行檢討,去年重新調整過,六都和提出申請的彰化各增加1位個管員,個管員數量已從40位增加至47位,之後也會持續檢討。
(中國時報)